Notice: Undefined property: JObject::$description in C:\xampp\htdocs\components\com_k2\templates\default\user.php on line 59

一、依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腦技能基金會114年8月18日電技字第1140000281號函辦理。

二、本次活動為數位內容軟體應用大賽六項:於8月29日(五)至9月18日(四)開放報名,並於10月18日(六)舉辦實機競賽。

三、詳細資訊請參閱網站:www.infomonth.com

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校內實習媒體「創意數位媒體實務(一)(二)」課程以「淡水茶」為題,攜手新合益農藝坊、忠山實小與程氏古厝,共同推動淡水僅存的百年茶廠保存、茶文化教育推廣,以及地方文化再生。學生以設計思考為核心,提出創新服務方案,展現跨領域合作如何賦予傳統文化新生命。

課程鎖定三大議題

  1. 百年茶廠保存──淡水最後的百年製茶廠亟需傳承。
  2. 教材資源匱乏──小學教科書中僅有不到一頁篇幅談及淡水茶。
  3. 文化逐漸消失──昔日「茶港黃金時代」的歷史記憶面臨流失。

學生透過實地訪查、茶葉體驗與社區訪談,深入理解產業傳承困境,並以設計思考設定目標受眾,提出創新解決方案。

採茶體驗 製茶體驗
茶園農事採訪拍攝 茶廠遺址踏查
VTuber動捕系統角色扮演 忠山實小茶桌遊體驗活動

呈現三大創新成果

1.「滬尾時茶」品牌

學生打造全新品牌,並研發結合五感體驗的三款產品,將茶文化轉化為生活體驗。

2.「跟著茶米上課去」VTuber課程與桌遊

以虛擬偶像「茶米」為核心,設計遠端異地教學與桌遊,讓孩子們透過數位媒體學習淡水茶知識。

3.「益心.一藝.百年茶」紀錄片

以影像記錄新合益農藝坊的百年故事,記敘茶廠傳承四代所面臨不同階段的挑戰與未來永續發展。

傳統與創新的融合 成果的展現

課程帶領學生從田野調查、訪談到創意實作,不僅將淡水茶文化轉化為教育、品牌與展覽,更透過數位設計與新媒體手法,讓逐漸消逝的在地記憶再次被看見,於程氏古厝舉辦兩個月的「TEA厝」展覽,讓社區居民與公眾共同參與茶文化傳承。此舉不僅實踐大學社會責任,更展現淡江資傳系結合設計、科技與文化的跨域實踐力,為淡水茶文化注入新能量。

策展團隊 成果發表會

展出內容:

憩茶|跟著茶米來上課   Vtuber 、桌遊

影茶|藝心一藝.百年茶  紀錄片

時茶|滬尾時茶  社群媒體、虛擬商品

展覽資訊

展期期程:114/6/24(二)~8/31(日)   
參觀時間:周二到周日 11:00~17:00免費參觀
休館時間:每周一及每月第1個週二

指導單位:文化部、新北巿政府文化局

策展單位: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創意數位媒體教學實習中心

協辦單位:新合益農藝坊、淡江大學USR遊宴計畫、淡江大學專業知能服務學習、新北巿淡水休閒農業協會

學務處114學年度新鮮人專區,內容包含住宿新生開學典禮等詳細資訊

https://oosa.tku.edu.tw/asrx-freshman/

傳播行銷 x 美學設計 x 科技應用
歡迎成為資傳系一份子,
邁向跨領域人才!
     

分發放榜 https://www.uac.edu.tw/result.html

    

一、配合教育部政策並為掌握學生畢業後發展及在學期間學習成效,本校每年進行「畢業滿135年畢業生流向追蹤問卷調查」並加以分析,藉以提供各系所人才養成方向參考依據,並將學生就業情形、學用相符程度等資訊公布於「校務資訊公開專區」,以利各界瞭解學校之辦學績效。

二、本年度作業,委由專業電訪之校友企業進行問調查。調查對象、時、網址及業務查詢絡,說明如下:

問卷調查對象:112110108學年度(113111109)畢業滿135年學生(正式學籍本國籍畢業生)

問卷調查時間:114702日至1141031日止(劃調查至1031日,將依回收情形進行滾動式調整)

問卷調查網址:校友服務暨資源發展處首頁進入https://www.fl.tku.edu.tw/zh_tw/p/survey

淡江大學首頁進入:首頁→校友→校友服務→通訊/問卷調查→畢業校友離校後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系統

問卷填寫 聯絡電話:(02)8772-6767136先生

業務問題 聯絡電話:校友處(02)2621-56568123

                   各系所(02)2621-5656轉各系、所

聯絡E-mail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三、畢業滿135年學生問卷調查,題目有些許差異,身分重復不同學制畢業生,均需分別填答。週知學生之相關信函通知考問卷題目之說明文字。

四、本項業務與SDG4優質教育連結。

五、本處業務聯絡人:任曉茵小姐,分機8123

一、敬邀貴單位同學參加首場2025就業列車校園講座訂於本年度8月7日下午,率先於臺灣大學登場,由多位企業高階主管、人資長及專業AI名師主講,探討AI協作如何應用作業報告與職場規劃,誠摯邀請貴單位轉知學生踴躍參加,特別歡迎應屆畢業生。

活動時間

2025/8/7(四) 13:30-17:00

活動報名連結: https://prompt.1111.com.tw/employment2025/event20250717-001/


二、為強化貴校學生職涯規劃能力,1111人力銀行成立「職涯發展暨講座專區」,邀請百大名師進行講座,並將活動精華影片儲存於平台,供貴校師生公開搜尋及參考使用。

更多講座影音資訊請至平台查詢

「講座影音專區」https://prompt.1111.com.tw/employment2025/highlights/


三、為協助貴校輔導學生,提高就業率成立「職涯發展暨講座專區」,並深入校園,舉辦各項講座,以及知名企業「徵才說明會」,協助應屆畢業生,快速找到最理想的工作,敬請支持指教。

7/10(四)-7/20(日) 全校員工休假
7/21(一) 上班
放假期間將開啟勿擾模式,如有相關事務須辦理,請於上班日後詢問,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另外公告7、8月暑期上班時間,
為每週一至週四8:00am-5:00pm,

因學校暑假期間員工會輪流休假,為了不要撲空建議先打電話確認承辦的人員在不在會比較好~

修習非大四畢業班課程,成績及格可畢業者,可以領畢業證書囉!
※114年7月8日(二)8:30-11:30、13:00-15:30
離校相關注意事項:https://atgx.acad.tku.edu.tw/get_page?t=news&news_id=20250513091256

由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主辦、台北市電腦公會執行的《AI實戰人才養成計畫》,即日起開放青年報名參加!
本計畫為期12週,透過24小時AI基礎課程+30小時企業實作+成果發表,全面提升青年在AI領域的跨域應用與就業實戰力,協助銜接未來職場,完全免費參加!

計畫特色搶先看
免費參加12週AI實戰訓練,含生成式AI、數據分析等熱門技術
• 搭配企業實作專題,直接接軌業界真實場域
• 安排企業實地交流,助你提前掌握AI產業脈動
• 提供國際證照考試補貼,最高可補貼新臺幣4,000元!

 誰可以報名?
• 114年應屆畢業生(含學士、碩士及博士)
• 畢業三年內尚未就業之青年(111~114年畢業)

重要時程
• 搶先登記註冊:即日起
• 青年投遞企業:預計7月中(實際時程依計畫官網為主)
• 計畫官網:???? https://www.3t.org.tw/ai-talent/
• 開訓時間:預計8月開訓

聯絡我們
有任何問題歡迎致電及來信詢問!
TEL:02-2577-2400
鄭先生 #812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鄭小姐 #844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讓AI成為你的未來優勢,跨出職場第一步,就從這裡開始!
???? 詳細計畫介紹與報名方式:https://www.3t.org.tw/ai-talent/

名次

參賽者姓名

學校、學系

第一名

梁郁旻

淡江大學資傳系

第二名

連子薰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

第三名

彭雅湞

南臺科技大學視傳系

佳作

黃郁婷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

佳作

陳昭勤

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

佳作

黃子玲

淡江大學資傳系

佳作

陳虹妤

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

佳作

洪上恩

淡江大學資傳系

佳作

劉芊汎

淡江大學資傳系


恭禧以上得獎者,主辦單位將另行寄送通知提供相關文件信函,以核發電子獎狀及獎金(品)謝謝。
主辦單位: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新合益農藝坊

資傳四 廖冠皓同學國科會大專生計畫成果,於全國113年度4046件計劃脫穎而出,獲頒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創作獎。

為本校85件計劃中唯一獲獎者。

感謝 田詩薇 老師指導

251301 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傳播館(O304)
大學部業務:劉冠伶 約聘行政人員
ictkutw@gmail.com
電話:(02)2621-5656 #2266
傳真:(02)2623-4052

網站維護:創意數位媒體教學實習中心 (Q206)
聯絡人:曾匯惠 技佐
Email:reallycan0608@gmail.com
電話:(02)2621-5656 #3114

   
系學會 系友會 系社團 IC頻道 官方IG
今天
昨天
全部
738
430
2948475


你的 IP:216.73.216.185

版權所有 © 2023 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ALL Rghts Reserved.
淡江大學個資政策文學院個資保護聯絡窗口隱私權政策聲明慧財產權專區個人資料使用告知聲明提升文學院各系網頁瀏覽數量作業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