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第十九屆畢業成果展.溺境

2020|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第十九屆畢業成果展.溺境

校內展|5/4~5/8 淡江大學淡水校區 黑天鵝展示廳
關於溺境

「歡迎光臨《溺境》,一起找尋潛在的自己。」

現今人手一機,連結彼此的是媒體形成的無形網路,每分每秒皆能上線、傳送訊息、發佈貼文、按讚、留言以及分享。贏得他人的讚數成為在社群媒體分享一切的核心目的,享受「被認同」的情緒,更擅長使用「濾鏡」來塑造自我美好的形象。

猶如沉浸在媒體所造的「溺境」,浮沉在一片充滿快樂賀爾蒙的汪洋裡,讓人們不由自主的深陷其中。

藉由本次展覽希望帶給觀展者重新探索潛意識的動機,面對自媒體的發達能更有自我意識的去釐清真實。

各組介紹

|畢籌組

指導老師 |
陳意文老師、孫蒨鈺老師、劉慧娟老師、盧憲孚老師
溺境救生員 |
廖倢妤、許瑜珊、趙慶翔、徐誠彬
楊佳穎、林亮妤、黃運宏、鄭靖憓

社群世界的五種樣貌
純淨-價值觀再淨化
踏進-新領域的嘗試
較勁-資訊爆炸的存活著
沉浸-拋開煩惱擁抱娛樂
溺境-潛意識的覺醒之際

本次成果展期許能藉由各組的主題,連結觀者未曾探索到的新觀點,使得未來在接收到新資訊時,有更多的動機思考不同面向的可能。

|齊待

指導老師 | 劉慧娟老師
團隊成員 |
梁雅淇、楊慧君、蔡欣倫、吳健連
許至欽、邱韻文、黃昱嘉、潘純聖

在亞洲國家中台灣為性別指數第一名的國家,但是在台灣社會中我們依舊能夠看到許多性別不平等的現象。
我們希望能透過我們創造的角色及小故事來讓大家發現—我們能為性別平等做什麼改變,一起創造性別平等的世界。

|驚淡號

指導老師 | 陳意文老師
團隊成員 |
沈易億、佘曼茹、陳資洵、王瑋苓
黃喻暄、鄭欣萍、錢嘉樂、林耕業
林宥成

淡水,是個美麗而古老、充滿歷史遺跡的地方,來往的人們可能會忽略它的美,而選擇性放棄了深入探索的機會。
我們想要以活潑有趣的方式,帶領人們和我們一起搭上驚淡號,看見更多面向的淡水。

|非同小可

指導老師 | 劉慧娟老師
團隊成員 |
謝蓉萱、葉耘、古曉琪、趙惠琦
方柏元、林霖、房湧恩、謝佳倢
楊千霈、李紘綺、朱小美

在資訊大爆炸的年代,我們每天面對的訊息量令人難以消化,假訊息也隨之充斥在生活之中。
謠言止於智者,真相始於查證,進入非同小可事務所,一步步帶你破解每個謊言背後的假象,拼湊出最真實的面貌。

|寄物所

指導老師 | 孫蒨鈺老師
團隊成員 |
李宗嬿、林沛妮、高雨湘、林媺涵
沈峻賢、劉芸竹、蔡慧頻、張芷軒
梁芷瑄、蔡昕容、佀廣呈

人們在遭遇困難時,總會鼓勵自己「繼續加油」,卻忽視自己的身心狀態已達到極限。寄物所希望每個人都要記得「為自己找到休息的空間」,暫時放下煩惱,寄託給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休息一下,待你找回最好的自己,在重拾行囊,走吧!

|負世祭

指導老師 | 陳意文老師
團隊成員 |
王資琇、丁琪、陳姿瑄、連婕
蘇瑜瑄、黃筠澔、石芳瑜、謝明縉
馬宛瑩

嘿!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生活上的無力感將所有問題串在一起,就像在一片茫茫的海洋中,沒有救生衣的我們任憑浪花的拍打進而沉淪到無底的深淵。倘若我們放鬆自己,順著浪花把我們推移到岸上,是否就能逃脫這片困境?跟我們一起來探索吧!

|找壓找呀

指導老師 | 盧憲孚老師
團隊成員 |
林浩任、林羿萱、陳宣如、李怡中
黃詠智、楊德文、白昀霏、張嘉芸

啟程吧!「#找壓」,探索內心深處的壓力來源,試著面對它,處理它,放下它。從探索壓力來源開始,到讓人產生共鳴的書籤,直至洗滌身心靈的精油與乾燥花,我們將帶您走過面對、接受、處理與放下,伴您一起尋找屬於自己的紓壓方式。

|訊息檢驗室

指導老師 | 盧憲孚老師
團隊成員 |
方承宥、潘威霖、謝昀修、張凱翔
林易呈、盧知彥、邱子瑜、徐瑞章
陳品樺

在這個充斥謠言與謊言的世界裡,每天所接收的訊息量真的數不清,於是我們想利用簡單又輕鬆的方式帶領大家如何在日常生活自行檢驗和過濾這些訊息,和實際操作VR遊戲,使大眾能感受到其真實性與重要性。

|夢幻立委

指導老師 | 盧憲孚老師
團隊成員 |
楊珮妤、邱欣儀、曾郁庭、高千惠
林琬諭、郭芷伶、廖歆語、劉悅聆
楊庭瑄、謝嘉紘

我們觀察到年輕人對於政治普遍冷感,希望能透過虛擬人物的立委,以誇張又帶點少女心的行事風格,吸引年輕人參與實體活動或觀看粉專貼文,接此對立委的職責更加認識、也加深選舉的相關知識。

|圓缺

指導老師 | 劉慧娟老師
團隊成員 |
陳奎楨、李翔、陳盈蓁、洪秉棠
郭峻瑋、陳韋元、練軍、高祥晉
蔡其哲、楊幼琪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世間聚散無常,但將愛延續的選擇操之在己。
將來面對生命的消逝時,我們能夠延續愛與善的價值,將手中的拼圖傳遞給需要的人,用我們的愛,圓滿他人的缺憾,圓缺,圓你的缺。

|脫軌點

指導老師 | 孫蒨鈺老師
團隊成員 |
陳姵文、郭倍羽、陳英嘉、李采恩
張琥、黃筱捷、劉芷瑜、李姿慧
蘇淑㯴

據說太陽在爆炸後的八分鐘,地球才會感受到變化,在最後時刻,你會想為自己做些什麼?我們總是有許多想法,卻欠缺一點勇氣和衝動。行星受到爆炸衝擊,脫離原先軌道後,也會找到另一個新軌道繼續運行。身處在無力感世代,「脫離」似乎成為我們尋找成長軌道的契機。

|食吾

指導老師 | 孫蒨鈺老師
團隊成員 |
賴韋伶、李坤碧、黃郁喬、陳俞錚
曾大維、莊涴婷、吳采妮、陳慧英

靈感的獲得來自於消化自己與自己的對話,食吾工作室秉持著吃自己的態度來實踐創意。
希望藉由此企劃讓受眾去尋找並思考自我價值所在,脫去附加在自身上過多不必要或是非本心的社會框架,逐步尋找到真正的自我。

|主辦單位
  • 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贊助單位
  • 金都廣告
  • Buona Pasta
  • Red Bull
  • 鼎燒
  • KISSME 花漾美姬
  • BSL Furniture - Malaysia
  • Summer Pasta
  • Juicy Curry

251301 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傳播館(O304)
大學部業務:陳淑玲 助理
ictkutw@gmail.com
電話:(02)2621-5656 #2266
傳真:(02)2623-4052

網站維護:創意數位媒體教學實習中心 (Q206)
聯絡人:曾匯惠 技佐
Email:reallycan0608@gmail.com
電話:(02)2621-5656 #3114

   
系學會 系友會 系社團 IC頻道 官方IG
今天
昨天
全部
542
899
2849992


你的 IP:3.148.168.26

版權所有 © 2023 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ALL Rghts Reserved.
淡江大學個資政策文學院個資保護聯絡窗口隱私權政策聲明慧財產權專區個人資料使用告知聲明提升文學院各系網頁瀏覽數量作業規定